新闻中心

黄楚新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新闻传播高质量发展进路kaiyun官方入口

2024-05-1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本刊学术顾问);王奕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3年9月,习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出深入阐释、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3月5日,习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了生产力发展规律,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

  新闻事业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舆论宣传的关键因素、娱乐学习的有效途径、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1]。新闻传播关联到当代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新时代应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结合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发展现状,以新质生产力指导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实践,开云kaiyun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新质生产力要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面优化和整合升级,通过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表现方式上的变革,实现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首先,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主体,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主体要素。新型劳动者代表了现代劳动力的转变,拥有广泛的知识体系并能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运用,能够适应以数字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工作环境,展现出在不同领域间融合、创新的综合技能[2]。其次,新型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得益于科技的提质增效,新型劳动资料能够对传统劳动资料种类和形态进行升级和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新型物质资料,催生了更为质优、安全、高效的新型生产工具,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宝贵“原料”。最后,新型劳动对象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智能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型产品与服务,使得劳动对象发生巨大变化。目前,新质生产力中新型劳动对象的范围已扩大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以及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量子信息、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

  在机构融合方面,主流媒体机构虽进行机构整合,但并未形成集约化、系统化的内部机制系统,架构分散现象凸显,资源共享、合而为一的理想格局并未真正形成,报纸休刊停刊、电视频道停播现象持续发生[3]。在人员管理方面,部分媒体尚未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范围设定清晰的岗位分工、专业职责和技能要求,传统的人员身份、组织观念依然存在,人才活力难以真正激发;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不够,绩效考核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薪酬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充分调动媒体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在业务流程方面,部分媒体内容生产与分发体系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内容生产的全流程缺少智能化再造以及正确的价值引导和合理的规范准则。

  内容建设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重点,内容优势始终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移动互联技术使得传播手段更加便利,传播方式更为多样,赋予了多元主体充分的表达权与传播权,造就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由于自律机制的缺位,网络监管难度大,致使内容生产的专业性受阻,传播乱象丛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重塑媒体内容生态,但是由于缺少专业、完善的人为把关机制,容易陷入机器算法陷阱;同时,大型语言模型调动的数据模型掺杂大量虚假信息,无法保障内容生产的真实性、专业性和品质,加剧了内容信任危机。最后,媒体技术发展与应用不均,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媒体内容的生产提供重要支撑,创新了新闻传播的形态和方式,但各级媒体机构对于技术的应用能力尚不均衡,使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5G、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介加速转型为新型“智媒”,对于新闻信息采集、生产、分发、舆情监测等各环节、全流程都建立起了“新的尺度”,意味着对于新闻传播劳动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未能与时俱进,对新兴的数字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能培养投入不足,导致专业化、创新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缺乏以及人才与行业需求相脱节。传统媒体工作模式带来惯性思维,媒体从业者对智能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和掌握前沿媒介技术的积极性不足、缺乏主动适应和探索智能化新闻生产和传播新模式的意愿和能力,导致“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智能型人才匮乏。

  全媒体时代,随着媒体加速融合转型,媒体格局发生深刻改变,部分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自身的经营模式、造血机能面临着巨大挑战。第一,部分媒体由于事业单位属性,较为依赖政府财政支持,追求盈利的积极性较差,创收动力不足。第二,经营模式较为单一,部分媒体仍然依靠传统单一的广告售卖与内容售卖等模式进行创收,未能找到符合自身资源优势的造血模式,导致盈利模式模糊。第三,部分媒体尤其是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虽积极探索“媒体+”的跨界融合模式,但是对于政务、服务以及商务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有限,未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产业化运营方面存在诸多挑战。第四,随着商业平台急速扩张,部分传统媒体市场空间遭受挤压、市场份额锐减。

  1.不断优化融合机制。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阶段,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合理配置媒体各类生产要素,使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4]。首先,统筹处理好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间的关系,完善四级媒体发展布局,构建区域协同深度融合发展体系。要求各级媒体审视自身发展差异,合理确定职责定位,中央级媒体应发挥宏观层面的引领性与示范作用,率先开展融合机制改革,探索前沿的创新应用;省级媒体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建设技术平台及区域性传播平台,注重智能化内容开发与系统建构[5];地市级媒体处于四级媒体格局中的腰部地带,在聚焦本土资源的同时,发挥连接中央级、省级媒体的纽带作用;区县级媒体应深度嵌入基层,成为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同时,各级媒体应注重一体化连接,建立跨域协作机制,打造区域性全媒体云平台,通过各级媒体入驻的方式有效促进资源交互,形成上连央媒、下连市县媒体的强大传播机制,构建助推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2.完善智媒平台约束机制。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先进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创新发展,更在于生产力的质优。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各类文本生成、文生图、文生视频工具加速发展使得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发生全方位变革,但是智媒平台的自律性的发挥较为局限,智能媒体的行业规范建设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要求媒体机构不断丰富制度供给,发挥制度与规范的刚性约束作用,确保媒体技术在规范框架下运行。一是强化智能平台的监管与问责追责机制,提升不同部门参与智能媒体空间治理的联动性,形成自上而下的严格监管机制,维护媒介技术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二是构建智能媒体行业规范,将内容生产、程序开发、平台运营各个层面中涉及的行为与主体都纳入行业规范之中,通过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增强媒体空间的自我净化能力[6],使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规范、有序发展。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台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为例,总台在鼓励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的基础上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对各内容制作的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有效构建智能应用生态体系。开云kaiyun三是创新智能媒体协同治理机制,打造人机协同的内容审核服务体系,有效规避智能媒体的“再权威化”与“信息偏见和歧视”,例如人民网“内容风控”业务,将人工审核的经验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相结合,应用到新闻生产、内容风控等实际场景。

  3.创新媒体运营机制。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促进媒体转型升级,要求媒体以新闻业务为主业,拓展政务、服务、商务等领域,实现体制机制、功能拓展、生产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在“新闻+政务”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在自建媒体平台中开设政务公开、建言献策、政务查询、民意调查等板块,打通民众与政府沟通、互动的渠道。强化大数据、智能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等新质生产力与政府治理体系的有效结合,立足区域性数据资源,整合技术与媒体力量参与到社会舆情服务和基层数字治理当中。新京报“千龙智库”客户端为政府提供舆情监测应对策略服务,通过大数据舆情监测,帮助政府及时掌握舆情变化趋势。在“新闻+服务”方面,媒体机构精准挖掘“民之所需、民之所想”,开发就业、教育、生活、医疗等民生服务应用类数字产品,增强生活服务数字化,满足基层群众的多元需求。例如“人民网+”客户端2.0版上线了“红色云展厅”“人民艺术馆”“人民优选”“话费充值”等十项特色功能,满足网友生活服务、咨询查询、投诉维权等日常需求。在“新闻+商务”方面,构建商业生态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打造集文化创意、传播营销、展会展览、教育培训等垂类板块于一身的融合经营矩阵,实现媒体自身影响力变现。注重品牌打造,塑造IP化和品牌化产业运营新形态,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1.加强技术引领,赋能智能生产。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以生产要素的组合优化引起生产的质变,优势在于以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以新型生产资料为引领,深度扎根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势能,加强技术在媒体信息采集、内容加工、内容分发、用户反馈等各环节中的作用,实现智媒引领下新闻生产的全流程集约化、数字化再造,推进媒体生产力全方位跃升。新华智云自主研发的“媒体大脑”融合多项技术,将智能技术引入内容生产流水线,重新定义了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化“5G+4K/8K+AI”发展战略,近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中国首部文生视频《千秋诗颂》、人工智能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创造性转化;人民网在两会期间推出人工智能数字主持人矩阵,多语种播报政府工作报告,赋能两会报道多样化表达。目前,OpenAI开发的Sora文生视频系统标志着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多模态内容理解与生成技术。谷歌、微软、Meta均推出了各自的文生模型,具备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的特征,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展现出很强的可应用性。

  2.依托技术支撑,丰富视听呈现。在视觉传播主导的传播生态中,以听觉传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逐渐发展壮大,媒体应主动重视新质生产力在视听领域的转化与发展,强化5G、4K、VR等生产资料与内容生产的深度融合,关注用户多方面的感官需求。其一,拓展沉浸体验,5G技术能有效降低视听传播的延迟性,并与VR、MR、AR技术有效结合,延伸用户多种感官体验,打造沉浸式的价值空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系列节目将5G、VR等新技术与现实舞台结合,融合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为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二,强化可视化呈现,借助大数据、5G、人工智能、VR等技术,改变以往报道静态呈现的方式,创新海报、H5、短视频、直播等多样态的可视化内容产品。例如,2024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推出配套动态GIF海报及3D建模视频,生动展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政策、数据和愿景。

  1.打造智媒队伍,挖掘人才价值。2024年1月,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劳动者作为新质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实现新闻传播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因此,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导向,培养、打造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匹配的人才队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第一,完善人才培训体系,培育具备智能媒体应用能力的媒体新质劳动者,全面提升新闻传播劳动者的数字技能与数字素养。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行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于互联网研发、产品运营、设计创意等方面的高端紧缺人才的扩招力度,加强与国内优秀新闻传播院校的联合培养,为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注入“新鲜血液”,助力打造多样化、专业化人才队伍。第三,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人才交流机制以及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给予优秀人才施展的空间与平台;创新构建薪酬分配制度和量化考核,实行同工同酬、同岗同责,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良性机制提高新闻传播劳动者的积极性与获得感。

  2.加强学科建设,助力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是立足于生产力发展规律,厚植于我国现阶段技术发展水平提出的新理念与新要求。其中,人才的质量关系到新质生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何做好人才培养的文章,培养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全媒化新质生产者,是新闻传播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议题。首先,重视价值引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培养政治正确、理想高远、操守优良的新闻传播人才,打造立足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格局,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的新闻传播后备力量。智能传播时代,“万物互联”以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广泛的连接能力、更大的信息承载量加速了媒体的泛化与深度融合[7]。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应以专业实践为依托,加强人才培养与智媒需求的衔接,将智能化场景引入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中,构建专业能力素养培育体系并以其指导教学实践。例如,腾讯联合国内众多高校打造新媒体人才孵化基地,通过企鹅新媒体学院助力新媒体创新型、全媒型人才培养,依托校外实践平台开展智媒应用实践训练,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智媒平台和智媒设备的机会。

  1.做实元宇宙产业,打造媒介信息消费新场景。在产业结构中,新质生产力的“新”象征着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kaiyun官方入口,要求将科技成果在具体产业以及产业链条中进行转化。元宇宙是整合技术产生的新兴的网络载体和互联网应用,加速释放了科学技术在新型生产对象中的发展潜能,将为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一系列空间与机遇。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布局元宇宙产业,充分发挥元宇宙开放性、沉浸性与增值性等特性链接形成元宇宙新业态。例如,以“元宇宙”作为虚拟与场景的载体,挖掘元宇宙产业在教育、服务、文化、艺术、旅游、金融等多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应用拓展,打造“虚拟空间+行业应用”的产业样态;注重虚拟数字人的开发,将虚拟“IP”利用于游戏、演出、直播、代言等营销场景,将其打造为争夺年轻市场的利器;延伸虚拟物品的商业价值,提供专业化数字藏品的产品与服务,通过数字藏品的打造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推动媒体产业稳健盈利。

  2.借力MCN机构,推进媒体可持续经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用于传统产业,要求升级传统增长路径,推动传统生产对象实现提质增效的转变。MCN模式是数字时代媒介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内容产出和交互推广等策略,促进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内容输出,满足日益细分化的市场需求。MCN机构拥有相对灵活的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和盈利模式,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入局MCN产业强化产业链的配置能力,在发挥媒体内部人才、资源、公信力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向外延伸拓展社会资源,以MCN运营模式深耕内容生产的全流程参与,保障短视频、直播产品持续性输出以及垂直类IP的孵化与培育,最终实现稳定的商业变现。例如,陕西广电与快手达成合作,打造“丝路超媒 MCN”,整合了双方机构平台技术优势和内容优势,探索出了主流媒体与 MCN机构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是主流媒体进行深度融合、转型发展的有效探索。河南广电“大象 MCN”聚集了主持人集群资源、人才IP资源、新媒体矩阵平台资源,建立了“广泛连接、多元整合、持续发展”的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目前已经先期孵化了几十个新媒体账号,总粉丝量破亿。

  3.强化跨界融合,构建产业跨域合作新业态。新质生产力有效整合新型生产要素,以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协同和开放共赢等多重机制引领产业体系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演进。媒体应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强化媒体跨越机构的整合,完善产业体系,构建产业跨域合作新业态。首先,强调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的“跨界融合”,扩大合作领域,实现媒体公信力、内容优势与商业平台技术与流量优势的有机整合,打造互利共赢、优质高效的协同发展新生态。央视网与快手联合打造“人民国货”系列直播,助力主流媒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百度和人民日报深度合作打造人民日报“创作大脑”,为媒体内容生产赋能。其次,创新媒体与多产业融合,打造多元立体产业生态。发挥媒体影响力和融媒体矩阵的传播价值,依托海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媒体+”逻辑深入文旅、教育、农业、电商等产业链条当中,打造新型消费业态和消费模式,催生业态转型,培育壮大媒体发展新动能。如湖南永州市融媒体中心与市农业农村局合力打造“永州之野”优质农产品直播间,以“直播+”形式有效推进“永州之野”“湘江源”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设,实现优质农产品流量转化。

  我们应深刻领悟习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结合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闻传播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构建与新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通过媒介技术的创新应用,优化媒体生产流程与视听呈现,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体系,培育具备智能媒体应用能力的媒体新质劳动者,通过产业生态的构建,推动媒体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2024年度国家重大经济社会调查项目“中国网络民意和舆情指数调查(2024-2026)”(编号:2024ZDDC006)阶段性成果】

  黄楚新,王奕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新闻传播高质量发展进路[J].青年记者,2024(05):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