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IT开云kaiyun观察|赛迪顾问:“三层飞跃”理论引领中国数字城市建设进入创新驱动新阶段(第5期)
开云kaiyun开云kaiyun10月29日,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工作正式启动,苏州、厦门、长春、宁波等30个市(区)纳入首批试点。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探索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直接影响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也是影响城市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城市数字化建设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空间载体,高质量开展数字城市建设是实现数字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数字技术的持续应用,改变城市经济运行形态,最终实现城市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不可缺的手段。从物理场景到数字场景的转变,需要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场景的深度融合,再通过创新机制,实现作用机理的转变,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最终实现城市动能转变。
从数字场景建设,到数字城市的动能全面转变,需要经过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变,再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层飞跃”。数字城市建设初期,专注基础能力搭建,以部门数字化、业务场景数字化需求为牵引,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构建起城市信息感知、传输能力,为实现城市全面数字化奠定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随着城市数字化建设推进,发挥效能驱动优势,数字技术在城市业务领域渗透程度加深,部分数据壁垒被打破,一网统管等协同类应用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数字城市进入深度应用阶段,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数字城市建设中后期,步入创新发展之路,城市数字化发展思维日趋成熟,城市数字化与行业数字化并行推进,并相互促进,在新技术落地、机制创新、行业突破等多因素推动下,地方数字创新活力日趋增强,新模式、新应用、新机制层出不穷,推动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三层飞跃”理论指引数字城市从能力搭建、效能驱动到创新发展的逐步升级
赛迪顾问连续五年开展《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按照全国数字百强市总体得分和建设重点不同,将数字百强市的发展演进分为能力搭建、效能驱动和创新发展三大阶段。赛迪顾问《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3数字百强市平均得分为64.1分,平均总得分同比提升了3.2%,且各发展阶段城市的平均得分均有提升。三阶段数字百强市竞争能力平均得分均有提升,数字百强市在效能驱动和创新发展阶段数量均保持增长。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城市运营管理的关键数字底座,是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形成城市“数字底座”,城市通过传统设施升级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物联感知、存储设施、算力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核心是为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以及产业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为城市更新发展提供数字基础,驱动城市各主体之间的全面连接,助力城市形态革新,催生城市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让城市有机复杂系统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过程,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城市治理和服务效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能力搭建阶段的城市,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数字治理作为城市数字化的规定动作,夯实城市数字化基础能力,为打造数字城市“双轮”驱动蓄能。逐步改善城市数据应用水平普遍不足的现状,数据开放和共享取得初步效果。出台数字城市规划文件和具体保障措施,完成城市数字化起步阶段,开始细化城市数字治理颗粒度、推进城市协同治理。
《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数字城市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超前部署,推进新型网络建设,网络覆盖广度深度全面提升;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模效应彰显,已有9个智算中心建成,以城市为算力枢纽,”东数西算”全面推进;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放完善,截至2022年底,已有208个城市上线数据开放平台,对政务和社会公共数据资源完成精细化分类,并开放相关API接口服务。山东、江苏、广东等省份数字城市建设凸出,其它省份也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取得积极成效。
同时,赛迪顾问研究了2022中国新型基础设施百强城市建设情况,研究显示,新型基础设施百强城市5G覆盖率达13.1个/万人,全部进行IPV6网络改造,90%的城市开放了数据集和数据接口。百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GDP相关系数达0.82,呈高度正相关。
(二)效能驱动阶段:数字技术叠加效应显现,提升城市数字治理和服务数字化效能
城市在能力搭建阶段不断构建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快速更新,数据要素持续累积,数字技术叠加效应逐渐显现,进一步辐射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助力城市跨入效能驱动阶段。数字技术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同时最大化利用资源,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助力城市治理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型,是对城市治理的新一轮转型与升级。同时,数字民生服务是城市民生改善、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针,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便利、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服务。
在效能驱动阶段,城市数字治理效能普遍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取得明显效果,城市运营管理中“疑难杂症”得到有效治理,逐步完善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便民服务体系,“一件事”服务事项逐渐下沉到基层社区。“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通办”形成合力,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3数字百强市在数字治理竞争力得分最高。从城市数字治理看,数字百强市全部实现“一网统管”,其中50个城市实现三级及以上“一网统管”;86个城市“一网通办”率达85%以上。随着城市数字化推进,数字治理依然是打造城市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随着民生服务逐渐下沉到社区,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的需求扩大,远程教学、在线教育的广泛开展,居民数字内容生活不断丰富,随着持续的资源投入,智慧化建设成效逐渐显现。
跃升至创新发展阶段的数字城市,各领域全面发展,在5G、数据中心、数据应用等领域持续领跑,信息基础设施的辐射效应显著。跃升至创新发展阶段的数字城市,各领域全面发展,在5G、数据中心、数据应用等领域持续领跑,信息基础设施的辐射效应显著。“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治理和服务体系较完善,“三融五跨”协同管理和服务能力较突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数字治理的“双轮”驱动,带动民生服务、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取得显著成果,推动城市发展能级跃升。处于其他发展阶段的数字城市,也尝试通过数字技术有力赋能实体经济,数实融合不断深化,发展数字经济,点燃城市经济活力来提升城市竞争力,彰显创新发展本色。
《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从数字经济百强城市排名来看,有14个城市数字经济排名领先GDP排名25个位次以上。其中6个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这些城市依托“东数西算”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走出了围绕数字经济基础建设的发展道路。3个城市为省会(首府),这些城市集中了所在省(区)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最充足的资金保障,拥有发展数字经济的首位度优势。
此外,从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产业活力、人才活力三大维度来评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活力,2023年数字经济百强城市中,数字经济活力指数十强城市,全部位于数字经济百强城市的前15名,包括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四个直辖市,南京、广州、武汉等省会城市,以及深圳、青岛等计划单列市,其中北京、重庆、青岛分别在提升创新、人才和产业活力方面举措各有特色。
10月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六部门联合发布《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领域标准研制。深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研制智慧城市分类分级、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数据治理、城市大脑、城市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标准,完善智慧养老、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典型应用领域标准,深化智慧城市标准在城市治理、规划建设、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实施应用,推动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标准协调建设。”
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针对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强化存力高效灵活保障、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六项重点任务。
10月1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意见》提出“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强化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推动互联网保险规范发展,增强线上承保理赔能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经营提升保险服务水平。稳妥有序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试点,提升服务效能和安全管理水平。”
工信部办公厅:《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
10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5G RedCap产业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应用规模上量,安全能力同步增强。《通知》还提出了推进5G RedCap标准制定、构建5G RedCap产业体系、加快5G网络RedCap能力升级、积极开展5G RedCap应用创新、打造行业领域5G RedCap示范标杆、构建融通发展的5G RedCap生态环境、提升5G RedCap安全保障能力七项主要任务。
10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名单的通知》正式发布,共有70项案例被认定为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这些案例既是对虚拟现实产业化应用的有效探索,也成为全国虚拟现实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标杆。未来,这些入选案例将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政府服务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推动优秀成果规模化应用。
10月11日,北京市经信局印发《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方案(2023—2025年)》,支持在京注册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租用非关联方的智能算力资源,在工业、政务、医疗、金融、教育、法务、交通、文旅、科学研究、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领域进行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应用。
上海市:《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10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和改变城市生产生活,支撑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建成。
10月8日,九章云极完成3亿元的D1轮融资,中国电子集团旗下中电智慧基金、华民投、中国太平旗下太平创新、浙江东方旗下东方嘉富等企业旗下投资机构,以及卓源资本等参与本轮融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机器学习平台APS、实时决策中心平台RT和自动建模平台BAP等。
10月9日,臻驱科技宣布完成D轮超6亿元人民币融资。该轮融资由君联资本和元禾辰坤联合领投,C资本、新尚资本、华泰宝利投资开云kaiyun、敦成投资、九颂繁星、奥飞娱乐创始人兼总裁蔡晓东等多家头部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投资。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业务爆发阶段的运营现金流补充,产能扩建,研发下一代功率模块、功率砖和碳化硅技术。
10月9日,曼孚科技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安朴资本。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搭建、大模型标注平台闭环更迭以及数据标注市场拓展等。公司主要产品服务包括面向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智能平台、AI数据中台、AutoLabeling平台、AutoML平台以及基础数据服务(数据标注、数据采集、数据清洗)等,业务场景涵盖自动驾驶数据标注、AI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
10月10日,四川易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西证券领投,融资金额将用于产品的市场拓展及交通仿真等技术研发。
10月10日,AMD宣布收购开源人工智能软件公司Nod.ai。此前AMD曾开发由工具、库和模型组成的软件生态系统,可加快AMD芯片AI解决方案的部署。Nod.ai团队的加入加快了AMD推进开源编译器技术并实现可移植、高性能AI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些解决方案横跨AMD的产品组合,能够部署针对AMD硬件进行优化的高性能AI模型。
10月10日,万有引力(宁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有引力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砺思资本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米哈游、耀途资本、同歌创投、众源资本、三七互娱和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万有引力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XR空间计算芯片设计公司,其主营业务服务于XR领域的终端设备厂商,提供应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的芯片平台以及与之配套的硬件解决方案。
10月20日,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谱AI”)宣布,其在今年已经累计获得超25亿元人民币融资。包括美团、君联资本、蚂蚁集团、腾讯投资、阿里巴巴、高瓴资本、金山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均参与其中。智谱AI成立于2019年,其主营业务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自主研发。2023年,智谱AI推出了千亿规模参数的基座对话模型ChatGLM,并不断推进模型开源,相关开源模型在全球下载量已超过1000万次。目前,其合作伙伴包括中国移动、美团、360、联想、金山WPS等知名ICT企业。
10月9日,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基于存算一体计算范式,研制出全球首颗全系统集成的、支持高效片上学习(机器学习能在硬件端直接完成)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科学期刊《科学》杂志。
10月13日,雷鸟创新举办了“未来真如所见”新品发布会,会上提出消费级线”关键要素:眼镜形态、空间显示、空间感知交互和场景生态。同时会上还发布了线以及最新一代分体式AR眼镜产品雷鸟Air 2。雷鸟X2走的是旗舰高端路线,采用衍射光波导+全彩Micro-LED方案,可提供AR翻译、空间导航等前沿创新玩法。而雷鸟Air 2则是目前主流的分体式AR眼镜,主打投屏以及大屏观影。
2023全球超宽带高峰论坛(UBBF 2023)于10月12日至13日在阿联酋的迪拜举行。会上,华为首次提出全光网络的三阶段建网理念,并发布了迈向F5.5G的三阶段全光目标网架构,即“第一阶段:视频驱动,全光覆盖实现百兆家宽”“第二阶段:体验驱动,全光联接延伸千兆到房间”“第三阶段:智能驱动,全光万兆无处不在”,分别对应2015、2020和2025年三个时间节点。
10月17日,在百度世界大会2023(Baidu World 2023)上,百度集团对自身AI业务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性讨论了大模型下一站AI原生应用、文心一言和AI大模型等重点内容,展示了百度在AI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会上,百度正式宣布将文心大模型更新到4.0版本,并基于文心大模型推出了第一批自研的AI原生应用,落地到了百度网盘、如流、千帆大模型平台、GBI、智舱等场景;对搜索、办公、营销等原有移动生态的业务矩阵,全线产品也都基于AI改造完毕。
10月18日,数码大方发布CAXA CAD/PLM2024全线产品,包括CAXA CAD电子图板、CAXA 3D实体设计、CAXA CAPP二维和三维工艺、CAXA CAM制造工程师、CAXA PLM协同管理等系列产品及方案。CAXA CAD 2024新产品以CAXA 3D为核心,实现CAXA 3D、2D、CAPP、CAM等多专业组合应用,形成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独特优势。CAXA CAD 2024新版本在CAD多图并行设计、CAD大图性能优化、CAD海量图库、自顶向下3D设计模式、高端设备CAM编程、三维装配工艺等100多项技术上有所突破。
10月19日,美国IBM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北极”的类脑芯片,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相关成果。该芯片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识别算法支持,其运行速度是同类商业芯片的22倍,能效是同类芯片的25倍。“北极”芯片采用了具有创新性的数字架构,将可用于实现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汽车和飞机等计算硬件上的高效运行。
10月20日,阿里达摩院发布业内首个遥感AI大模型,该模型用于识别农田、水域、建筑物等近百种遥感地物分类,以提升灾害防治、自然资源管理、农业估产等遥感应用的分析效率,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不同的遥感AI解译功能,如“水体提取”“耕地变化监测”“光伏识别”等。目前,该模型已在AI Earth地球科学云平台开放使用。
10月22日,日本千叶大学工程研究院的下馬智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方法,进一步简化了全息图像的生成过程,可以直接从普通摄像机拍摄的二维彩色图像中生成三维场景或物体。该方法处理数据和生成全息图像所花费的时间优于最先进的图形处理单元,且最终全息图像重现出来的图片可以呈现出自然而真实的三维效果。由于在生成全息图像时不需要使用深度信息,该方法成本低廉,不需要使用RGB-D摄像机等三维成像设备。
2023年1-9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稳步恢复,行业出口分化明显,生产效益逐步回升,投资平稳增长,地区间营收差异较大。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较1-8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低2.6个和0.5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2023年1-9月,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整体收入达87610亿元。从细分领域运行情况来看,前三个季度软件产品收入20465亿元,同比增长10.3%,信息技术服务收入58335亿元,同比增长15%,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分别为1421亿元、7389亿元。从区域运行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分别为82.8%、4.9%、10.1%和2.2%。
2023年1-9月,中国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向好。电信业务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业务收入增速回升,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813亿元,同比增长6.8%,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5%。从细分业务来看,新兴业务*1-9月收入达2702亿元,同比增长19.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
2023年1-9月,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小幅提升,规上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0294亿元,同比增长3.4%。从细分领域来看,生活服务及网络销售类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从区域运行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前三个季度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9612.9亿元,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3.4%。
2022年,在中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财政预算增速有所下滑,中央本级部分领域信息化建设支出预算略有缩减。受此影响,2022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规模增速较2021年有所收窄,但整体仍保持了稳定增长,达到2483.0亿元。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