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开云kaiyun劲动力
开云kaiyun开云kaiyun开云kaiyun8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左右。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动能加快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纵深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从经济发展数据来看,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带动作用持续凸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6%和9.5%开云kaiyun。
在核心产业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数字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也不断凸显。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的数据,中国数字经济活力与创新能力表现突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21.0%。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活力更加强劲。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
在创新活力的带动下,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运行数据显示: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上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1月至7月,虚拟现实设备开云kaiyun、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产品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在黑龙江,新材料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出产的新型柔性玻璃盖仅有0.03毫米厚,相当于一张打印纸厚度的三分之一;在河南,传感器研究机构加强技术创新,把设备的灵敏度从百万分之一提升到十亿分之一,还把产品的价格从200多万元降到100万元以内……这是在数字技术驱动下,我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7.3个和4.6个百分点。
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增长亮眼:7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设备制造、新能源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2.1%、14.6%和26.7%。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带动下,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新经济”在GDP中的占比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不断塑造中国经济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之下,贵州不断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了新优势新动能。2023年,贵州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达到46.5,较2020年增长了13.1%。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下,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市GDP增速2.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六成。北京和贵州数字经济的发展,正是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持续增加的缩影。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8%,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39%,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7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数字经济有效支撑经济稳增长。
在需求端,数字经济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量”的扩张。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正成为消费新趋势。今年以来,我国网络零售消费持续恢复向好,产业电商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平台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商品、服务消费、以旧换新成为新的增长点。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7.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5.96万亿元,增长8.8%,占社零总额的25.3%;数字商品、服务消费、以旧换新成为新增长点,AI学习机和智能穿戴分别增长136.6%和31.5%。
在产业端,数字经济不断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增量”。正如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增量和新动能。今年以来,随着数据政策的不断完善,各地数据管理机构的先后成立,我国数据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以上海数据交易所为例,2023年场内交易规模由2022年的1亿元大幅提升至11亿元以上,2024年1—5月规模已与2023年全年持平,预计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3~4倍。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将持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特点,持续拓展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金壮龙在文章中指出,必须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人民邮电报记者:苏德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