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数字经济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专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鲁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2024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7月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习关于数字经济重要论述,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服务加快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在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发展领域有着长期且多方面的研究,连续三年发布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新理财》记者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数字经济助力城市发展以及高等院校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内容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鲁亚。

  《新理财》:《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的研究初衷是什么?这几年蓝皮书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

  鲁亚:蓝皮书的研究初衷在于探索和推动北京市数字经济的发展,致力于通过此书研判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总体形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找准北京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脉络和思路,助力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

  这几年,蓝皮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围绕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内涵理论和发展演进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理论支撑。连续三年构建和完善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指标体系,对北京在全国和全球的位置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蓝皮书还对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进行持续跟踪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另一方面,蓝皮书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关键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经验的研究和借鉴,为北京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蓝皮书还聚焦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的人才、科技、企业发展、京津冀协同、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蓝皮书连续三年对全球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展望,为北京在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和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同时,每年都对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现状、特点、难点问题和发展思路进行总体把握,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通过这些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蓝皮书不仅详细分析了北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路径,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突破和应用,还重点关注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改革,探讨了完善数据产权制度和推动数据资源有序流通的方式,以激发数据要素的潜能和价值。深入研究北京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探讨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方式,为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新理财》: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服务加快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呼应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这里的“标杆”和“北京特色”指的是什么呢?

  鲁亚:要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服务加快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作为“标杆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引领性上。北京拥有数量庞大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在基础设施方面,北京率先建设5G云网一体化架构,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全面而系统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二是在北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程度上。北京通过数字技术和平台深度赋能实体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了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典范。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北京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在服务业领域,北京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推动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创新发展。

  三是在数字科技研发方面的前瞻性也处于“标杆”地位。北京始终聚焦国家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领域,在AI、大模型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列。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大模型开发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性。北京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成为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探索。北京在数据交易、数据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试点,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设立,为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价值实现提供了新的平台。

  数字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进。从“数字+”到“数据+”再到“AI+”,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特点。在“AI+”阶段,北京积极探索AI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如在城市管理中应用AI技术优化交通流量,在医疗领域应用AI辅助诊断等。

  北京作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不仅在数字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创新能力等方面树立了标准,还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

  《新理财》: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这十年来,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有何亮眼的成绩?数字经济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哪些帮助?

  鲁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该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首先,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经济形态。2022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分别达到1.73万亿元、1.63万亿元和1.51万亿元,占各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持续提升开云kaiyun,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其次,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体系逐步形成。2013—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12.9%。2022年,区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4.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三地深入推进专利转化合作,建立了专利供需信息互通机制,共享专利开放许可技术5300余项,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再次,在产业协同方面,京津冀三地在建链、强链、补链等方面注重资源互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共同绘制了“五群六链五廊”的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北京着力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天津重点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构建了以九大产业为主导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这种协同发展模式优化了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和优化。

  在整个产业结构重构和优化过程中,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京津冀地区5G网络建设和算力规模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张家口“东数西算”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城市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超算算力基础设施与应用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技术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京津冀地区的整体治理能力。

  最后,数字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显著的人才集聚效应。根据相关报告,全国数字经济人才集中分布于北上广等地区,其中北京以19.0%的占比位列第一。这种人才集聚为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区域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加速了区域协同创新,开云kaiyun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优化了城市治理,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数字经济无疑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方向。

  《新理财》: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未来有哪些新思路?

  鲁亚:一是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政府应发挥牵头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如出台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设立转型补贴等,以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金融机构应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提供低成本贷款、风险投资及担保服务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应与中小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政府还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评估体系完善、发展氛围营造、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优化转型发展环境。

  二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北京需要加速推进算力和网络协同发展,通过算网协同增强企业上云、用数汇智的能力。从数据全生命周期出发,包括确权、定价、准入、流通、评估、交易、监管及信用等多个环节,全方位推动数据分级分类,建立数据指标体系。加强平台间的互联互通、软件运营服务(SaaS)应用适配等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建设,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路径。扩大AI在各个场景中的应用范围,赋能数字城市的智能化发展,在不同产业和领域提供智能分析、声音图像识别、自动传感及信息安全保护等多方面的支持。

  三是校企联动培养数字人才。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高等院校需要积极调整教育策略,增设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通过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建立起数字型企业与传统实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设立专业技术人才库和交互式平台管理模式,促进不同部门间的人才融合与技术交流。优化人力资源政策,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如提供专业培训补贴、税收优惠、职业发展支持等,以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创新工作坊等活动,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

  未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调动社会资源、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培养数字人才等举措,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新理财”微信公号所刊载文章、图片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与我们联系及时依法删除或修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