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岁末年初|工业互联网政策盘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强省跟进!

 

  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清单》共推荐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涵盖钢铁、铁合金、乙烯、阴极铜、铅锭、锌锭、工业硅、水泥、石灰、平板玻璃、陶瓷、锂离子电池、手机等工业产品,为企业、机构提供统一规范的规则标准,支撑引导企业低碳改造,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增强绿色低碳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应急通信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空天地海一体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极端条件适用装备有效供给,应急通信特色服务持续拓展。应急通信供需对接清晰顺畅,部门间衔接协同更加高效,电信企业应急管理改革加快推进。灾害易发地区通信网络覆盖水平显著提升,通信网络抗毁韧性切实增强,公网专网协同格局基本形成。指挥预警智能高效,队伍力量体系健全有力,跨区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基层保底通信能力基本建立,极端场景保障能力大幅跃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明确将以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为着力点,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增长点。提出到2027年,我国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取得积极进展,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以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链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5G+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实体经济重点行业领域,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5方面能力全面提升,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明确了未来三年“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整体思路和18项重点任务,为产业各方主体提供发展指引和行动参考。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加速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系统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上海市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实施方案》明确,将瞄准技术前沿,坚持应用牵引,通过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智能算力集群、语料供给体系、虚实融合实训场、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基础底座,打造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生产力工具,聚焦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加速应用赋能。到2025年底,上海市将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

  开云kaiyun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开云kaiyun,将瞄准技术前沿,坚持应用牵引,通过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智能算力集群、语料供给体系、虚实融合实训场、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基础底座,打造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生产力工具,聚焦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等重点行业加速应用赋能。到2025年底,上海市将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

  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八单位近日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实施期限为2025年至2027年。明确以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方向,部署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产品推广应用、筑峰强链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智改数转网联、绿色制造推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海外市场拓展等九大行动。提出到2027年,江苏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增强绿电供给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物质保障,实现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龙头企业加快培育、集群建设成效明显等工作目标。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安徽省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继续扩大安徽省在产业链资源整合、投资等方面的优势。

  《意见》明确支持优质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并购重组、支持跨区域开展并购重组等三个重点支持方向,提出将完成分类分业推进、组织对接服务、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政务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构建服务生态、强化培训宣传、加强监督管理等八项重点任务。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决策部署,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

  《发展规划》提出,将充分发挥部省共建机制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中国声谷打造成为世界级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领先的通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高地、全球人工智能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先行区、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引领区。到2027年,以智能语音为先导的优势产业核心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产业体系完备,开源生态体系完整,产业应用全面覆盖,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营收达到5000亿元。

  广西印发统筹支持工业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广西统筹支持工业振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支持工业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开云kaiyun

  《办法》共二十七条,分为总则、支持方式和范围、资金申报及分配、资金拨付及调整验收、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附则等六章。其中,明确资金支持方法和支持范围、明确资金项目申报、资金分配和资金下达的方式、项目调整及项目验收等有关要求。

  江西发布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江西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产业现代化”思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未来产业创新培育发展高地。

  《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未来产业培育重点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转变。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生物、未来健康、未来显示、未来航空等领域全面发展,全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一批500亿级、千亿级未来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培育先导试验区20个左右。建设未来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制造业(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20个左右,引育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20个左右。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标志性产品、项目和领军企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近日印发《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抢抓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变革性机遇,加快推动浙江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浙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和应用生态。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大规模、多场景应用初具规模,智慧交通生态加速融合。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取得突破,L3级及以上高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量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监管管理等支撑体系实现突破优化。力争到2027年,全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整零协同产业体系基本完善。

  《黑龙江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联合印发《黑龙江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为推进黑龙江省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黑龙江省将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应用成效显现,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大中小企业和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明确将完成贯通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全面赋能消费品“三品”战略、促进数字医疗整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绿色低碳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赋能产业集群创新提升等八项重点任务。

  贵州印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省服务“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加快推动贵州省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对“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的服务支撑能力。

  《政策措施》明确,将大力提升研发设计、数智赋能、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节能环保、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到2028年,生产性服务业对贵州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的服务支撑能力明显提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年新增350家以上。《政策措施》还从引进、培养、强化支撑、优化资源配置、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等方面,对大力提升人力资源等服务水平给予政策支持;要求优化展会功能、提高展会效益,提升贵州特色展会影响力与产业辐射力。

  为加快河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以大模型在制造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为牵引,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到2027年,河北省将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60%,全省两化融合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工业设备上云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500亿元。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十四单位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全省现代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现代石化产业发展为落实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要求,引导现代石化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现代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大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等专项资金对现代石化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化工园区、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工作,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从源头促进化工生产全生命周期工业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推进化工园区整体性清洁生产。加快产品高端创新,引导化工产品向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发展,支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和“卡脖子”难题攻关,提高关键化工新材料供给质量和水平,加速前沿化工新材料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382家、绿色工业园区1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6家。随着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推动更多主体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为行业及区域层面的绿色化发展筑牢根基,取得积极成效。具体来看: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核心基础单元,以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建设目标。目前,国家层面累计培育6430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绿色工业园区是绿色工厂和绿色基础设施集聚的平台。目前,国家层面累计培育491家绿色工业园区。

  数据要素在工业制造中的参与,是实现智能制造、数实融合必不可少的步骤。工信厅评选出2024年度工业领域的的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其中,主要涵盖研发、中试、运营和销售等板块。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包括技术底座、行业应用、装备产品和支撑保障等四个方向共计151个案例上榜。要求各地加大对典型应用案例的政策、资金及项目支持力度,切实发挥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在新型工业化的应用推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工作。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遴选出83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

  政策是产业的风向标,跟随工业互联网开年政策,走稳2025新型数字化的新征程!